在幼儿园的教育中,重阳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。它宛如一座桥梁,连接着传统与幼儿的世界,让小朋友们在趣味体验里感受别样的节日氛围。
一、手工创作绘习俗
幼儿园里常常会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来展现重阳习俗。孩子们用彩纸折成菊花,那鲜艳的色彩、精致的形状,恰似重阳节寓意高寿的菊花在指尖绽放。老师们会讲述菊花在古时文人墨客笔下的高洁之姿,像陶渊明 “采菊东篱下”,引导幼儿明白菊花象征着吉祥与长寿。还有绘制重阳糕的环节,孩子们拿起画笔,尽情涂抹,将重阳糕的层层样式、红枣点缀等特色描绘出来,在过程中知晓重阳糕 “糕” 与 “高” 谐音,有着步步登高的寓意,这手工创作让抽象的习俗具象化,扎根孩子心底。
二、故事演绎传文化
故事是幼儿最易接受的文化传播形式。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桓景斩妖除魔、登高避难,为百姓消灾带来长寿的故事,小朋友们瞪大眼睛,沉浸在奇幻情节里,了解到重阳节登高这一习俗的起源。听完后,还会分组模仿故事场景,扮演桓景和乡亲,在教室的 “小山丘” 上攀爬玩耍,亲身感受登高的乐趣,于欢声笑语中记住重阳习俗背后饱含的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愿,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古老的传说鲜活起来。
三、角色扮演品习俗
幼儿园会组织角色扮演活动,模拟重阳家庭聚会场景。孩子们分别扮演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、孙辈等角色, “孙辈们” 亲手给 “长辈” 敬茶、捶背,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,而这也是重阳习俗的重要内核。在互动中,幼儿懂得重阳节不仅是登高、赏菊的欢乐日子,更是关怀老人、传承孝道的温馨时刻,从情感层面领悟习俗意义,培养良好品德。
四、民俗游戏趣中学
投壶等传统游戏也被引入幼儿园。孩子们站成一排,手握箭矢投向壶中,玩得不亦乐乎。在玩乐同时,老师科普投壶在古代重阳佳节是文人雅士喜爱的娱乐项目,借此锻炼孩子手眼协调,又使其领略古人的休闲乐趣,间接知晓重阳节蕴含的多元生活韵味,让习俗知识伴随欢笑被幼儿吸收。
这些围绕重阳习俗展开的幼儿园活动,以多种形式为幼儿开启传统文化大门,在他们心田播撒下传承经典、尊老敬老的种子,助力幼儿在成长初期构建起富有文化底蕴的认知体系,让古老的重阳习俗在新一代幼苗中生根发芽。